注释:
[1] 《习近平谈治国理政》,北京:外文出版社,2014年,第105页。
[2] bt365体育在线娱乐场中国农村研究院将实证调查作为主要方法,经历了三个阶段。一是自1986年开始的个案调查;二是自2006年开始的“百村观察计划”,对300个村庄5000个农户进行每年跟踪观察,为政策提供依据;三是自2015年开始的“深度中国调查”基础性调查,目的是建构中国理论。其中包括以传统社会形态为主要内容的分区域村庄调查。现已调查华南、长江、黄河三大区域16个省份185个村庄,每个村庄住村调查数月以上,掌握了丰富的调查材料。其中,笔者直接去过的61个村庄中,华南宗族村庄以供奉祖先的祠堂为中心,在黄河长江区域村庄的老宅正厅都会供奉先祖,并有大量祭祀活动。这些普遍性景象给笔者强烈冲击,并引发思考:为何中国历经多变,而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古老社会现象却长期延续?在阅读第一手调查材料时,笔者发现大量类似现象。本文的事实材料取自于这一调查,并凝结了上百位调查员的心血。特此说明并致谢!
[3] 《马克思恩格斯选集》第1卷,北京:人民出版社,2012年,第152页。
[4] 笔者发表在《中国社会科学》(2010年第1期)上的《农民理性的扩张:“中国奇迹”的创造主体分析——对既有理论的挑战及新的分析进路的提出》一文,提出了“农民理性”的概念,引起了学界的关注并引发了个别学者的批评,认为农民并无理性可言。其实,概念具有开放性,可从不同的角度加以使用和界定,学界往往从不同的角度来使用“理性”一词,如“经济人理性”指基于个人利益最大化的原则,“理性小农”指基于经济效益考虑的小农,基于目的合理性的价值理性和基于功利合理性的工具理性等等。笔者所用的“理性”只是一个分析性概念,主要指决定和影响人们行为的基本原则观念和道理,是一种经过头脑加工或成为习惯的思想,由此制约着人们为什么这样做而不是那样做。使用“理性”的概念,目的是从中国本位的角度理解和建构中国理性。
[5] 费正清:《美国与中国》,张理京译,北京:世界知识出版社,1999年,第21页。
[6] 《马克思恩格斯选集》第4卷,北京:人民出版社, 2012年,第13页。
[7] 《马克思恩格斯选集》第2卷,北京:人民出版社, 2012年,第684页
[8] 《马克思恩格斯选集》第4卷,第36页。
[9] 《马克思恩格斯选集》第1卷,第159页。
[10] 《马克思恩格斯选集》第4卷,第13页。
[11] 《马克思恩格斯选集》第4卷,第187、188页。
[12] 《马克思恩格斯选集》第4卷,第187—188页。
[13] 《马克思恩格斯选集》第4卷,第165页。
[14] 参见王三义:《“游牧”的概念与文明史的抉择》,《学术研究》2001年第10期。
[15] 《马克思恩格斯选集》第4卷,第125页。
[16] 路易斯?亨利?摩尔根:《古代社会》下册,杨东莼、马雍、马巨译,北京:商务印书馆,1977年,第363页。
[17] 韦伯:《中国的宗教宗教与世界》,康乐、简惠美译,桂林: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,2004年,第140页。
[18] 韦伯:《中国的宗教宗教与世界》,第9页。
[19] 韦伯:《法律社会学》,康乐、简惠美译,桂林: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,2005年,第231页。
[20] 卡尔?马克思:《路易?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》,冯适译,南京:江苏人民出版社,2011年;爱德华.萨义德:《东方学》,王宇根译,北京:三联书店,1999年,扉页。
[21] 参见孙向晨:《现代社会中的“家庭”及其所代表的伦理性原则——黑格尔〈法哲学原理〉中的“家庭”问题的解读》,《学术月刊》2017年第4期。
[22] 列奥?施特劳斯:《自然权利与历史》,彭刚译,北京:三联书店,2003年,第92页。
[23] 白雪娇:《分形同气:农工并举之族的裂变与整合——粵北福岭村调查》,徐勇、邓大才主编:《中国农村调查》(总第4卷?村庄类第3卷?华南区域第3卷)北京: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,2017年,第39页。
[24] 丹尼尔?哈尼森?葛学溥:《华南的乡村生活——广东凤凰村的家族主义社会学研究》,周大鸣译,北京:知识产权出版社,2012年,第81页。
[25] 爱弥尔?涂尔干:《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》,渠东、汲喆译,上海:上海人民出版社,2010年,第161页。
[26] 滋贺秀三:《中国家族法原理》,张建国、李力译,北京:商务印书馆,2013年,第46页。
[27] 韦伯:《中国的宗教宗教与世界》,第140页。
[28] 韦伯:《中国的宗教宗教与世界》,第141页。
[29] 许烺光:《美国人与中国人》,徐德隆译,台北:巨流图书公司,第312页。
[30] 濑川昌久:《族谱:华南汉族的宗族?风水?移居》,钱杭译,上海:上海书店出版社,1999年,第21、2页。
[31] 史亚峰:《以房兴族:官商并举之族的分化与整合——粵北下镇村调查》(调查报告)2016年。
[32] 李华胤:《因规而合:穷家小族的延续与发展——粵北坪村调查》,徐勇、邓大才主编:《中国农村调查》(总第2卷?村庄类第1卷?华南区域第1卷),北京: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,2017年,第264页。
[33] 晏俊杰:《商农互助:分化外行宗族社会的聚合——赣中燕坊村调查》,徐勇、邓大才主编:《中国农村调查》(总第3卷?村庄类第2卷?华南区域第2卷),北京: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,2017年,第574页。
[34] 李华胤:《因规而合:穷家小族的延续与发展——粵北坪村调查》,徐勇、邓大才主编:《中国农村调查》(总第2卷?村庄类第1卷?华南区域第1卷),第243—244页。
[35] 晏俊杰:《商农互助:分化外行宗族社会的聚合一一赣中燕坊村调查》,徐勇、邓大才主编:《中国农村调查》(总第3卷?村庄类第2卷?华南区域第2卷),第622页。
[36] 麻国庆:《家与中国社会结构》,北京:文物出版社,1999年,第99页。
[37] 张利明:《和合共生:农商并举之族的立与兴——粵北司前村调查》,徐勇、邓大才主编:《中国农村调查》(总第3卷?村庄类第2卷?华南区域第2卷),第129页。
[38] 李华胤:《因规而合:穷家小族的延续与发展——粵北坪村调查》,徐勇、邓大才主编:《中国农村调查》(总第2卷?村庄类第1卷?华南区域第1卷)第448页。
[39] 陈军亚:《贫弱小族的生存与兴盛——粵北新城村调查》,徐勇、邓大才主编:《中国农村调查》(总第4卷?村庄类第3卷?华南区域第3卷),第304、319页。
[40] 张利明:《和合共生:农商并举之族的立与兴——粵北司前村调查》,徐勇、邓大才主编:《中国农村调查》(总第3卷?村庄类第2卷?华南区域第2卷),第71页。
[41] 滋贺秀三:《中国家族法原理》,第198、257页。
[42] 胡平江:《大族崛起:以分促合的治理——粵北山池村调查》,徐勇、邓大才主编:《中国农村调查》(总第2卷?村庄类第1卷?华南区域第1卷),第59—60页。
[43] 李华胤:《因规而合:穷家小族的延续与发展——粵北坪村调查》,徐勇、邓大才主编:《中国农村调查》(总第2卷?村庄类第1卷?华南区域第1卷),第289页。
[44] 莫里斯?弗里德曼:《中国东南的宗族组织》,刘晓春译,上海:上海人民出版社,2000年,第1—2页。
[45] 科大卫:《皇帝和祖宗:华南的国家与宗族》,卜永坚译,南京:江苏人民出版社,2010年,第5页。
[46] 陈军亚:《贫弱小族的生存与兴盛——粵北新城村调查》,徐勇、邓大才主编:《中国农村调查》(总第4卷?村庄类第3卷?华南区域第3卷),第319页。
[47] 付振奇:《族推儒助:仕贾并举的兴族之道——徽州呈坎村调查》,徐勇、邓大才主编:《中国农村调查》(总第2卷?村庄类第1卷?华南区域第1卷)第733页。
[48] 罗丹:《商优哺农:僻乡大族的合族共荣之道——浙中俞源村调查》,徐勇、邓大才主编:《中国农村调查》(总第3卷?村庄类第2卷?华南区域第2卷),第858页。
[49] 史亚峰:《以房兴族:官商并举之族的分化与整合——粵北下镇村调查》(调查报告)2016年。
[50] 费正清:《美国与中国》,第24页。
[51] 李鹏飞:《制锦储才:商宦大族的兴盛之道——徽州雄村调查》,徐勇、邓大才主编:《中国农村调查》(总第6卷?村庄类第5卷?华南区域第5卷)北京: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,2017年,第112页。
[52] 付振奇:《族推儒助:仕贾并举的兴族之道——徽州呈坎村调查》,徐勇、邓大才主编:《中国农村调查》(总第2卷?村庄类第1卷?华南区域第1卷)第732页。
[53] 胡平江:《大族崛起:以分促合的治理——粵北山池村调查》,徐勇、邓大才主编:《中国农村调查》(总第2卷?村庄类第1卷?华南区域第1卷),第81页。
[54] 李华胤:《因规而合:穷家小族的延续与发展——粵北坪村调查》,徐勇、邓大才主编:《中国农村调查》(总第2卷?村庄类第1卷?华南区域第1卷),第317页。
[55] 吕进鹏:《内散外移:商儒共济之族的兴衰之道——粵北新岭村调查》(调查报告)2016年。
[56] 黄雪丽:《福建省宁德市周宁县浦源镇浦源村形态与实态调查》,徐勇、邓大才主编:《中国农村调查》(总第6卷?村庄类第5卷?华南区域第5卷),第624页。
[57] 费正清:《美国与中国》,第25页。
[58] 胡平江:《大族崛起:以分促合的治理——粵北山池村调查》,徐勇、邓大才主编:《中国农村调查》(总第2卷?村庄类第1卷?华南区域第1卷)第107页。
[59] 刘迎君:《广东省河源市紫金县龙窝镇桂山村形态与实态调查》,徐勇、邓大才主编:《中国农村调查》(总第5卷?村庄类第4卷?华南区域第4卷)北京: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,2017年,第310页。
[60] 李华胤:《因规而合:穷家小族的延续与发展——粵北坪村调查》,徐勇、邓大才主编:《中国农村调查》(总第2卷?村庄类第1卷?华南区域第1卷)第317页。
[61] 刘燕:《合族共济:商优学起之族的繁荣——赣南白鹭村调查》,徐勇、邓大才主编:《中国农村调查》(总第2卷?村庄类第1卷?华南区域第1卷)第813页。
[62] 王章基:《福建省龙岩市连城县新泉镇杨家坊村形态与实态调查》,徐勇、邓大才主编:《中国农村调查》(总第5卷?村庄类第4卷?华南区域第4卷)第153页。
[63] 郝亚光:《伦理自治:宗族社会的存续密码——粵北上岳村调查》,徐勇、邓大才主编:《中国农村调查》(总第3卷?村庄类第2卷?华南区域第2卷)第270页。
[64] 滋贺秀三:《中国家族法原理》,第378页。
[65] 莫里斯?弗里德曼:《中国东南的宗族组织》,第87页。
[66] 费孝通:《乡土中国》,上海:上海人民出版社,2013年,第66页。
[67] 许烺光:《宗族?种姓?倶乐部》,北京:华夏出版社,1990年,第53、58页。
[68] 胡平江:《大族崛起:以分促合的治理——粵北山池村调查》,徐勇、邓大才主编:《中国农村调查》(总第2卷?村庄类第1卷?华南区域第1卷)第82页。
[69] 晏俊杰:《商农互助:分化外行宗族社会的聚合——赣中燕坊村调查》,徐勇、邓大才主编:《中国农村调查》(总第3卷?村庄类第2卷?华南区域第2卷)第511页。
[70] 傅熠华:《房实族虚:累世大族的圈层分化与治理一一赣中南符竹村调查》,徐勇、邓大才主编:《中国农村调查》(总第5卷?村庄类第4卷?华南区域第4卷)第540页。
[71] 费正清:《美国与中国》,第24页。
[72] 柏拉图:《理想国》,郭斌和、张竹明译,北京:商务印书馆,1986年,第166页。
[73] 亚里士多德:《政治学》,吴寿彭译,北京:商务印书馆,1965年,第148页。
[74] 费正清:《美国与中国》,第21—22页。
[75] 李松有:《内合外拒:边陲宗族的生存与绵延——桂北枧村调查》,徐勇、邓大才主编:《中国农村调查》(总第4卷?村庄类第3卷?华南区域第3卷)第649、721页。
[76] 《马克思恩格斯论中国》,北京:人民出版社,2015年,第6页。
[77] 《孙中山选集》,北京:人民出版社,1981年,第617页。
[78] 《毛泽东选集》第1卷,北京:人民出版社,1991年,第31页。
[79] 《孙中山选集》,第675页。
[80] 《毛泽东选集》第2卷,北京:人民出版社,1991年,第533—534页。
[81] 《邓小平文选》第3卷,北京:人民出版社,1993年,第369页。
[82] 习近平:《南海诸岛是老祖宗留下的》,2015年10月18日,
http://www.chinanews.com/gn/2015/10-18/7575509.shtmi,2017年5月6日。